幼小衔接家长会文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文稿

家园合力、共育幼苗

——幼小衔接家长会

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好!

我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幼小衔接的话题。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连接。

一、为什么要开展这一活动呢?

小学阶段与幼儿园不同,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以教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陡坡”。例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再实施教学(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教师给每一天都安排了教学内容,每天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观念,不能随意请假,无辜旷课,不得任意迟到早退。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确保知识的有效衔接。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一个过渡期,从幼儿园的玩中学,逐步过渡到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孩子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准则意识都需要严格要求,所以这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一个适应期。但是,过渡期和适应期过长了的话,那对您的孩子就不利了。比如,我班有些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几天就适应了小学生活,部分孩子在, 2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也慢慢适应了小学生活,他们渐渐地融入到小学生活当中来。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直到现在还不太适应,动作很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自然也不会理想。我们都知道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后面的学习内容对于这些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接受的过程就会显得困难的多。

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这次的活动,希望各位家长能积极配合。

二、作为家长,现在应做些什么呢?

第一、 做好心理准备,注意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做好心理准备并不单指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要做好准备,完成这个角色上的转变。在孩子这个方面,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们告诉他幼儿园是个多好的地方,老师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让他们向往着到幼儿园快乐的生活。现在同样,我们也要让孩子先向往小学生活,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平常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妈妈懂的还多!”。通过这样的一种激励的语言呢。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这样他们就会有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不应该用负面的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不听话,以后让小学老师管你,小学老师可厉害了!”“你光玩吧,你玩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用这样的话吓唬孩子,他们就会形成对小学的反感和恐惧。

孩子上小学之后,我们家长也会感到比以前累了,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作业负担,但小学就不同了,我们通常都说:“孩子上了小学,我们(家长)就上了套了!”因为上了小学,孩子每天回家都要复习、练习,巩固这一天学到的知识,还要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我们家长要有督促和辅导的意识,同时也是责任,所以也会感到压力加大了。看到孩子的变化,有的家长不免会心烦,产生迷惑:“为什么孩子不如以前听话了、可爱了?”“我的孩子原来在幼儿园挺好的,怎么现在不是班里最好的了?”等等。有些家长就会失去耐心,也加大了孩子的压力。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应该有意识的向小学过渡,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都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就相当于小学的作业一样。(比如:平时要督促幼儿不得迟到早退,父母要在生活细节中灌输这种思想;回家也可以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握笔技能的训练;家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去做一做等等。培养他们养成完成任务的好习惯,在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多夸奖、鼓励他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完成任务的欲望,以此来做好小学的衔接工作。)

第二、注重培养孩子浅显的人际交往能力

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园的老师们对孩子关注非常细致,那是因为幼儿在这个阶段各项技能发展都比价缓慢,需要老师时刻去搀扶着他。但到小学,孩子将进入一个独立发展期,很多力所能及的事都需要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班主任和老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时刻紧跟其后,孩子们便多了许多自由交往的时间。当他与身边的小伙伴出现言语上的摩擦或矛盾时,要学会正确对待这种摩擦与矛盾,不能将过失归结为对方的错误,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有一种团结互助的心理。遇到类似问题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如果是自己做错了,就要敢于承担,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且勇于改正错误。

第三、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孩子一上小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首先,学习用具的准备。进入小学了,家长基本上都知道给孩子买书包,买学习用具。但我要提醒一点,购买学习用具时,注意实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上简单实用,功能越少越好,颜色越单一越好。千万不要不惜一切代价购置高档学习用品,过分追求功能的繁多和色彩的艳丽,这不仅会引起孩子不健康的优越感和炫耀心理,还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我班上的学生在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我在上面上课,他在下面玩铅笔盒或橡皮擦。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上课看到谁玩东西就收什么东西,无论是漂亮的铅笔盒,还是各种各样图形的橡皮擦,或者是用零钱买来的小玩具,甚至新买的

手表。收了就算收了,东西再贵,也不会再还给你了,否则收东西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其次, 学习环境准备。 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最好在家里为孩子专门布置一个学习的地方,有专门的一间书房,在书房里不可以放玩具或吃的东西。准备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要与孩子的身高相配。摆放桌子、椅子的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把桌椅搬来搬去的。再者就是,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旁边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让孩子自己安静地写作业,或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好习惯。

另外,身体素质对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小学与幼儿园差别很大,孩子要从游乐转向学习,从每天课堂1个小时到课堂4个小时,肯定有段适应期。因此要注意:

(1)、保证充足睡眠:小学40分钟一堂课,每天6-7堂课,中午休息的时间很少,每天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般8点开始劝孩子睡觉,8点30分睡着,第二天6点30分起床,比较合适。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上课时也不至于打瞌睡,早上也有时间吃早点。

(2)、吃饱吃好早餐:有些小孩早上起来不喜欢吃早餐,那么上午的四节课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煎熬了。前三节课上课没劲,好不容易熬到第四节课了,课堂上就不停地捣弄着他的饭盒,准备铃声一响就冲向食堂。这样,一上午都在想着吃饭,还有心思听课吗?所以,建议家长每天一定要监督孩子吃好早餐。

(3)、加强身体锻炼:有的孩子可能感到学习任务繁重,身体吃不消,经常生病,一旦生病请假,课就落下来了,即使没请假,上课也没心思听课了。因此,平时要多进行户外活动。例如,晚上吃完饭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顺便跟孩子聊天,让孩子说说在学校发生的一些小事。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对事物感兴趣及求知欲的表现。

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就可以自己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激发其迫切上学的愿望。

3、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学习好还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马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

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年级出现“优生”和“差生”,其根本原因是态度、习惯问题。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

一年级的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习惯:

(1)帮忙做家务的习惯。在教一年级的这段时间,我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扫地也很干净,一会就扫好了。而扫地拖拖拉拉,或者偷懒不扫地跑出去玩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拖拖拉拉,或不做作业的学生。为此,家长要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帮忙做家务,要学会扫地、拖地、擦桌椅等。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2)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我班上的学生,有的一学期结束了书本还是完整的,一张纸都不少,连包书皮都还在书上;有的书上到一半时,他书后的生字表,书前面的目录已经是零零碎碎的,一块一块的掉着。当我要复习上过的所有生字时,他没有生字表,只能一课一课地翻;当我将把书翻到哪一课时,别人通过目录很快就翻到了,他还在一页一页地找。还要学会使用转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有的学生一到写字课,铅笔都没有削好,别人写字,他在借转笔刀,别人写完了,他刚开始写。

(3)、正确地坐姿、写字姿势习惯;

正确的坐姿是:头正、肩平,背直、足安。离桌一拳头,脚自然放好,不能趴在桌上,不能翘脚架腿。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左手轻压本子,右手拿笔。手离笔尖约3个指头宽,食指在前,拇指在后,其余三指轻托笔杆(中指当枕头),拇指与食指间留一小通道。笔杆向后稍斜成约60度角,靠在虎口处,手掌手臂成一条线。正确的写字姿势非常重要,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我们写字才能写的又快又好。我们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写字指导课,每学期都举行一次书法比赛,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所以很多同学写字很漂亮,写字漂亮的同学很受同伴的欢迎。

(4)帮助孩子养成按时、独立、规范地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检查学生上课是否听牢,是否听懂,更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认真听课的孩子,作业非常容易,一会儿就完成了。而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拖拉,第二天到了学校,又有新作业,而他还在补前一天的作业,时间长了,就成了恶性循环,到以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当您的孩子上了一年级后,请做到这几点。首先,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做作业的时候,坐姿要端正,要一心一意。其次,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好作业,才能去看电视,才能去玩。特别

要注意一旦发现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其他的东西时,一定要马上提醒,帮助孩子改掉这一毛病。因为,这样三心二意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成,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后在写课堂作业时,可能你的孩子就会写不完,考试时试卷做不完。然后,孩子做作业遇到问题,家长只能给以讲解和启发,鼓励孩子自己克服困难,千万不能包办代替。最后,作业整洁,字迹清楚,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检查完了,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这些看来琐细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才有重要作用,千万不可忽视。

(5)养成倾听的习惯;

我们孩子听课效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不会倾听。我们小学教学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你就要认真听。很多孩子就是没有倾听的习惯,老师在讲,他就顾自己玩,一个擦子他也可以津津有味地玩一节课,或者自己发呆,想些什么也没人知道,根本没有听老师讲什么,这样的听课效率不低下才怪。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比如说话时就要求他看着你的眼睛,耐心听大人把话说完,不插嘴,等大人说完了他再说。也可以买个录音机放故事给他听,或者妈妈自己读故事给他听就更好了,让他专注地从头听到尾,不随便插话,不走神。经常训练,孩子就学会静下心倾听了。

(6)、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的习惯。 一年级的课堂上就有这样的现象,我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很积极,但是叫起来一回答,确是牛头不对马嘴,有的根本还没有想好答案。所以平时要多训练其想好了再说,并要求把话说完整。孩子说话时,爸爸妈妈别忙着去接话。让孩子说,说得不好,可以鼓励他再说一遍。

(7)、读课外书的习惯。平时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让他们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多认字,还能多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法制知识、安全知识。 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及时识字,如走在路边,看到路牌,可以让他认认记记;去超市买东西,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上认字,或生活用品像牙膏、盐袋上认字。

这样做以后,孩子认的字多了,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他就可以自己阅读课文了。一个孩子阅读能力强了,那么他的语文基本就考不倒了。有个大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阅读能力差,那么即使他低年级成绩还不错,他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未来的差生”。所以让孩子阅读很重要,让孩子爱看书很重要。现在孩子还小,我们家长可以买些简单的有插图的一些小故事书给孩子看。

5、提前进行知识技能铺垫

提前进行知识技能的铺垫,并不是提前将一年级的教材教完,教孩子写字。 盲目超前,容易造成的后果是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开始学习他不了解的知识时,又缺乏认真的学习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问题。我们班就有1个这样的学生,其实他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家里的奶奶是退休老教师,每天比老师提前教一课。结果

孩子上课不听课,动来动去的,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很不好。这样的学习态度,以后到高年级,再离开奶奶学习新知识时,结果可想而知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在一年级开学初一定要每天都监督、辅导孩子学习、做作业,学好汉语拼音。因为一年级拼音教学是个难点,拼音字母是一种很抽象的符号,虽然老师在教学中会辅以图片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但仍然需要机械识记才能掌握。从六岁左右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来看,学习拼音无论是在字形的记忆、书写上,还是在发音技巧的掌握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汉语拼音又是一个重点,它是以后认字、阅读课文的基础。老师在教汉语拼音时教学时间又不是很长,因为要考虑到一本书的内容要上完。而孩子在这个时候又处在刚进校园的兴奋、陌生、好奇等情绪中,面临的又是陌生的教育环境,还要快速地接受教学模式和艰巨的教学任务,这时孩子难免出现吃力的现象。一旦学习吃力,势必导致孩子自信心丧失,自尊心受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厌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建议家长要时刻监督或辅导孩子顺利完成拼音章节的学习。

最后,我要着重讲的一点是各位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并及时的指正其错误,让孩子养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很多习惯都是在家庭的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希望这次幼小衔接交流会,能提前带给各位家长一些思考的建议,在我们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能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雷池中心学校:吴银霞

20xx-6-6


第二篇:幼小衔接家长会稿


孩子即将入学你准备好了吗

各位家长:

再过几个月,您的孩子就将进入小学开始人生路上有一段崭新的生活,当您的孩子告别幼儿园轻松温馨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生活作息是不同的,学习的课程是如此丰富多彩的,那么您一定希望您的孩子能尽早适应这一切,为他的漫长的学业生涯带来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天,我们就将围绕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一些探讨,我们希望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能构建一个“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幼儿成为家园协同成果的真正受益者。

首先,在意识上我们要明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的教育是不同的,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而且更应该是包括身体、心理上的准备,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小学和幼儿园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在小学里演化成了教室,除了一张张椅子以外还有一排排的书桌;操场上的玩具类运动器械被运动性器械所大量替代;教学楼里再也找不到幼儿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积木、娃娃;小学的场地比幼儿园更加宽敞。其二是时空环境的变化,幼儿园里的生活活动、运动、游戏和学习活动被小学的课程演化为非常正规和系统的课程,作息表改成了课程表,在幼儿园里的许多活动在时间上是有弹性的,因为教师更多的不是考虑幼儿能掌握多少,而是幼儿的兴趣程度和投入程度,但是在小学所有的活动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执行和在规定的时间里结束,在幼儿园里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在30分钟里结束,但是在小学所有的学科的授课时间保证在40分钟或者更长。其三是师生互动形式的变化,在幼儿园里教师更多的主动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通

过谈话、游戏、个别交流带动幼儿走入集体生活,而在小学里,教师通过书面的作业、小组探讨、集体的授课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其

四、评价目标的变化,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我们知道年龄越小,个体间的差异就会越大,就好比一个一岁的婴儿和一个两个月的新生儿之间的差异那是多么大,其实他们的年龄只有11个月的差距,那么一个25岁的人和一个19岁的人,相差6岁就是72个月,他们之间的差异还会很大吗?因此幼儿园的老师的评价方法是让所有的孩子站在同一个发展起点,然后到达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老师关注的是孩子的个性、健康、认知、品行、社会性多方面的同步协调,所以评价的方式更多是以文字描述性的,不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现,但是在学校里,我们都知道,评价的方式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考试的分数。对幼儿的评价是量化的。

综上所述我们把幼小之间的差异用以下的文字来描述:相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生活来说,课堂学习将成为孩子小学生活的主题。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与“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这些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家长不用过分的担忧,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个适应期。

我们谈了以上这些幼小方面的差别以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学情绪

目标:让幼儿产生我要做小学生的愿望,我要上学的愿望。从主观上有配合做好有衔接的愿望和行动。

做法:

(一)利用各种媒体向孩子介绍小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如央视、上海本地的少儿频道,看看小学生们在课外时间和学校里做什么,他们和幼儿园里的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二)带领孩子有意识的看看小学生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

(三)带领孩子参观学校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大班组在本学期已经有了这个活动的安排,不过,也希望家长在为孩子报名的时候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有意识的看看学校的环境。

切忌的做法:

切忌对孩子说以下的话:现在让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学了你就别想玩了;你这么不听话,以后上了小学老师一定不喜欢你;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以后上了小学怎么办;快点吃完饭做作业了,现在幼儿园作业少,以后上了小学作业很多,你慢吞吞的怎么来的及?等等。这些话都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愿望和兴趣,甚至会让孩子入学后形成厌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当然,家长也不能过分渲染小学生活,凭空想象,将小学生活说的言过其实,这样孩子入学后发现没有那么好,会产生被骗、失望的情绪,不利于将来的学习。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目标:这是让孩子开始自立和自理的第一步,使孩子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会照顾自己。

做法:

(一)用眼卫生。书写、阅读姿势等,我们幼儿园还会在本学期教会孩子做眼球操。让孩子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的方法。

(二)喝水和如厕习惯的培养,告诉孩子们每天应该有一定的饮水的量,在幼儿园里有教师会时时提醒,但在学校就靠自己了。同样孩子如厕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在课间不要光顾着玩,要抓紧时间上厕所,怎样用手纸,束好衣裤等。看起来这都小事,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学会的话,那就是大事。等上了小学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三)稳定的作息习惯。让孩子每天7:00之前起床,现在就开始,有的孩子因为幼儿园早晨入园时间最晚8:30分,家里又离幼儿园近,所以每天拖拖拉拉起床很晚,不如现在就开始,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今后可以轻松许多。

(四)让孩子热爱运动。强健的体质和优良的体能是学习的保障,为什么有的孩子刚上学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到了年级不断升高,有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擞,有的却开始感到累,感到倦态,容易疲劳,这就是运动的关系,黄帝内经中说古人的呼吸间隔时6秒4,但是现代人的呼吸间隔3苗33,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人在承受着巨大的事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重担的负荷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的身体对环境的敏感度变弱,对环境的抗压能力变弱,所以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目标: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能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做法:

(一)认识时钟。不但要会看整点、半点,还要逐步学会看几点几分。让孩子体验一下5分钟有多长,在5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然后让她体验10分钟有多长,10分钟里可以做些什么?以后他就对学校里的课间10分钟有感知了。

(二)规定孩子完成任务的时间。无论你交待孩子做一件什么事情,你都要告诉孩子具体完成的时间,如给你30分钟,你把房间收拾好。看,长针走到10,你要早餐完成。或者我们要在8:15之前赶到幼儿园。不要模糊,不要笼统,让时间来替代你管理孩子。

(三)和孩子沟通时间上的约定。如这幅画你大概要花多少时间?让孩子告诉你他的安排,家长只是负责监督。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更加有效的学习。 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要求孩子清楚地记得自己值日生的日子和任务;知道在一个活动中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如在一个游戏中,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工作是什么。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二)注意力培养。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看电视可由注意力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要是来兴趣的活儿,注意力肯定集中。其实这是孩子的无意注意力,我们知道在心理学上说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好看的电视,好玩的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注意力能量,这就是以兴趣和生物本能的注意力,就是无意注意,我们今天说的注意力培养是有意注意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个5-7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力培养要在20-30分钟,有意注意时主观和客观协调动作的结果,首先是倾听的注意力,仔细听,听完整不能听个大概就结束了,听后能反馈。家长可以让幼儿少看电视多听广播,问问你听到了什么,只要孩子能说出个一点二点就说明了孩子的确在听,不能一问三不知,还可以让幼儿带着一个问题去听,如让孩子去打电话询问天气情况等。其次是注意力是否抗干扰。对于这个问题家长要多以鼓励为主,如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家长说:‘你干得不错,

旁边有人在说话,你都能专心地把作业完成,很好。”让孩子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教会孩子对文字有兴趣。对生活周围的文字有敏感度,如商店的招牌、马路上的路牌等;其次是让孩子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文字。(家里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学校的名字、经常去的商店的名字等);第三、给孩子讲故事,选一本图文并茂有一定情节但不会过于复杂的书,家长读给幼儿听,当读到紧要关头的时候,突然停住说: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自己先看看猜想一下吧。”给幼儿一个自己阅读的机会。第四、家庭中要有一个喜欢读书的环境,让孩子经常听到家长们的交流:我从一本什么书上看到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等。让书本成为孩子的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四)质疑的能力培养。有的孩子像一个容器,可以接纳成人的许多教导和知识,但是当遇到问题时,就不行了,培养孩子主动提问和质疑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以二年级的课程还浅显一些,孩子不懂家长可以教一教,随着学习的深入,家长也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这时如果孩子能主动提问的话,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自己问老师、问同学,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这样就等于让孩子不但学会了发现问题还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当孩子听了一个故事或者进行了一个活动,家长也可以让幼儿提提意见或者想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个能力也作为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今天,我们讲了幼小衔接的大概内容,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的任务很艰巨,对于怎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素质,正如有句话: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只有带着良好的习惯上路,我们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不辜负为人父母的期望。

我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这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幼小衔接这方面,我觉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我知道每一年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走进小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还会请小学老师进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作为我们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早上送孩子来园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需和老师交流的事,可以让孩子独立从幼儿园大门进去,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

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因此,一个教室一般由4个大组(8个小组)构成。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里一般是8:30早操,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7点45分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上午,一般设有早操、40分钟的大课间和3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这10分钟主要用于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厕所和适当的休息。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园来有了明显的增加。早

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是不安排餐点的。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去年幼小衔接课《春》)

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有时候,当孩子比较调皮时,我们可能会跟孩子开玩笑:“你呀,好日子要过完了!”“看你到了小学还能不能这样开心地玩了?”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有时候也许会问:“妈妈,是不是上小学很苦的?”“爸爸,是不是到了小学要做很多作业?”这时候,我们应该帮孩子树立信心。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生活的向往。

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心理准备)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

情怀。

所以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张哲诚) “诚诚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一学期马上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且不可说某某学校不好,某某学校的老师不好,这样学生听到了心里会有一定的阴影。所以,不管上那所学校,你应该对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这样才会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再加上后来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

大班的孩子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和小学生一起上课。这都能激发孩子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准备)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对于我们家长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为小学天天作业做好铺垫,数量由少到多) (有作业必完成)。2、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在规定时间内,不拖拉;(例:小学家作:时间差距大,作业质量低,养成粗心的习惯);3、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成人或同伴,自主学习知识的表现。),努力把事情做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4、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四、学习上的准备(习惯准备)

(阅读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培养等) 注意力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安稳、听不专心、凳子左右摇晃、身体趴在桌上,有时甚至头枕在手臂上,手里小动作不断,

玩橡皮、玩铅笔、玩书角,和同桌讲话??(有知识积累的人还能吃个把月的老本,本来就没有知识积累的人就跟不上了。)确实,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满40分钟,这是相当困难的。但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地培养孩子们静得下。(例:幼儿园时间的变化;玩“木

头人”的游戏。走飞行棋,弹子跳棋)

上课其实是倾听和思考的过程(听老师讲,听同学讲),一个善于倾听,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她的上课效率往往更高,学的更好。所以在平时,培养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例:;1、家长要求孩子完成一个任务时,提醒孩子要看着家长的眼睛,1:能更明确说话的要求。2:也是对对方的尊重。2、听故事,复述) 阅读能力的培养

说道阅读,首先提到的应该是识字。现在的小学新教材中,对孩子识字量的要求是很大的。孩子一边要学拼音,一边还要识字,是挺累的,其实很多字,孩子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学习了。当然这个学习不是像课堂上那样正襟危坐地学,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潜移默化中来学习。比如我们不经意中经常使用到的“生活中的识字”。(逛街、超市里的识字。中国银行)“偏旁归类识字”(虫字旁和虫子有关,提手旁和手有关??)“故事中识字”(家长看书讲故事,看的多了,有个别字也会认得)从我的教学体会中,感觉到识字量大的孩子,(帮老师分发作业本,孩子自己更自信了,班干部人选) 孩子阅读的能力是从听故事开始培养的。听故事过程,很好地提高了孩子的听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由单纯地听过渡到看书讲故

事。由单纯地听觉的冲击过渡到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印象更深。兴趣:听故事—看书(例:幼儿园图书室。)再有,我觉得家长朋友们还可以和孩子每天共读好书。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保证每晚20分钟的“家庭读书时间”,以此来代替让孩子看电视,那对孩子将会是终身有益的。同时也可以由开始的听,到让孩子听了以后自己来讲一讲,最后慢慢过度到自己独立的看(看他们喜欢的书)。这个年龄的孩子独立看时最喜欢看的是走迷宫,找不同。亲子共读可以选择一些精美的绘本(绘本可以去图书观借阅)。一但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就会使自己的词汇更丰富,无论是平时的交流还是上课的表达都会更准

确,对将来的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热点探讨(写字,拼音,数学) 写字能力与习惯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写字方面最大的问题不是写不好字,而是写字姿势不正确,有60%以上的学生在写字姿势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写字时身体趴在桌上,眼睛离书本太近,手腕往里抠、手指离笔尖太近??希望家长们让孩子完成一定的小任务时,要特别注意留心孩子的写字姿势,一旦发现问题要马上纠正,而且不提倡孩子一次写太多的字(讲解:

正确的握笔姿势)。(另外教的时候一定要教正确了,特别是一些笔顺,如果错误的内容先入为主了,那改过来就更麻烦。)而且家长为孩子选购的铅笔呢,也应该是硬度适中的木杆铅笔,我们建议您购买

2B的。橡皮呢,一般选用比较软的。 学习拼音注意点

一年级上半学期语文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就是拼音学习,因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要学会所有的声母、韵母,还要能够熟练拼读拼音文字,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孩子身上所感受到的困难和压力比较大,老师也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不少家长就存在这是否应该提前学习拼音的考虑。不学怕到时候跟不上,学了,又怕以后上课不要听。

其实我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能专注地做一件事(听课习惯好)的前提下(幼儿园老师那儿反馈孩子的听课习惯),在老师发音标准的前提下,提早学期拼音是也是有一定好处的。(起点高了,学得更轻松了,可以成为班中的领头雁。(至于是否会上课不听,??心理上的优势,更敢于举手)今后会以一个好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促使自己进步。但如果还静不下来,还不善于倾听,那么这时候培养习惯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只有好习惯养成了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颠倒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如果想在暑假理帮孩子拼音起步能先人一步的,那么请各位在幼儿园最后一学期里一定要先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进入小学时,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是称此不齐的。有的都会算100以内的拉,有的可能10以内的还成问题一开始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数学(如:吃饭了,3个人吃饭要拿几个碗?几双筷子?给他3块饼干,吃掉一块,问问还有几块?这样渗透数学是生动的,有内容的数学。而如果一开始就问2+2+2=?孩子是无从下手的)。不过现在也有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所以家长就认为我的孩子数学应该不成问题。其实,大家所说的加减法只是数学学科中的“计算”这一块内容。而现在数学所涵盖的内容是很广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在计算上只要求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了。但除了此内容,还有其它需要理解的东西(比多比少,如果不理解,连算式也写不出,就算是会算再大的数字,也无济于事)平时可以,买买小东西(对元角分有初步的了解),有要求地拿东西(对方向有所了解),吃水果时算算共有几个、还剩几个,平时可以看看整点时间(对时钟有所了解)搭搭积木(对图形的了解)这些都是数

学范畴里的。

以上谈了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拙见,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在座的家长都是关心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抱着殷切的期望,更有很多家长对教育深有研究。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只要我们家园合力、家校合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这个共同心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