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七章欧姆定律

一: 电压

1. 电压(U):

2. 电压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 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三:电阻

1. 电阻(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通过它的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2. 电阻的符号:R; 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3千欧; 1千欧=103欧。

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四. 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而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同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

2:符号 示意图:

五: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 (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②电压:(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① 电阻:R=R(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② 分压作用: = ;计算U1、U2,

③ 比例关系:电流:I1∶I2

(Q是热量)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②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六: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方法:伏安法; 实验原理:R=U/I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测量这些物理量的电表有: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源,小灯泡;

实验过程(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取适当的量

程.(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连入的阻值最大,从而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录下两表的示数;(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渐降低,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5):根据数据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出三组电阻值的平均数.

七: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1: 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1度=16焦耳。 2:

3:电能表上的一些参数:

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安;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动600R;

4:电能表的读数:用月底的数字减去月初的数字,末位数字代表的是十分位。

5:消耗了多少电能 我们说电流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电功计算公式:W=Pt=UIt=I22.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的符号P: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W);常用单位有:千瓦(KW)

2: 计算电功率公式:P=W/ t=UI(式中单位P→;W→t→U→V); I→安(A)

利用 P=W/ 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tP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3:.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UI=I2R和P=UI=U2/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方法:伏安法; 原理:P=UI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测量这些物理量的电表有: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源,小灯泡;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取适当的量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连入的阻值最大,从而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录下两表的示数;(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略高于或略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5):代入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四.焦耳定律:

1

2:.焦耳定律公式:2(式中单位Q→焦;I→R→t→秒。)

3.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五:生活用电

1. →→→

2. 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

4.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

6.

7.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

第九章 电和磁

一:磁现象

1.

2.

3.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

二:磁场

1:

2:

3: 4: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5:

6:(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三:电生磁

1

螺线管的北极(N极)。

四.电磁铁:

1:

2.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五: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六:电动机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

3

七:磁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

4、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6、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表示电流每秒发生50个周期性的变化,方向改变100次。


第二篇: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杠杆具备的条件:①有一个固定点;②受到力的作用并能绕固定点转动而不变形;③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⑤阻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平衡条件

在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杠杆处于静止不动或者绕支点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的平衡。 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①省力杠杆

定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平衡时阻力大于动力;省力费距离。

应用:切纸刀、钢丝钳、撬棒。

②费力杠杆

定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平衡时阻力小于动力,费力省距离。

应用:筷子,镊子,钓鱼竿等。

③等臂杠杆

定义: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④应用:摩天轮、托盘天平等。

三、滑轮

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滑轮可以看作是杠杆的变形,所以可以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它的作用。

1、定滑轮

①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滑轮上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拉下来的绳长与重物升高的高度相等,即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动滑轮

①定义: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特点: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使用定滑轮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绳子的自由端被拉过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高度的2倍,即s=2h,因此动滑轮要多移动一段距离。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它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使用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决定的,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时,要分清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然后再确定绳子的股数n,拉力F=1G;若n

考虑动滑轮的重,则拉力F=1?G?G动滑轮?,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

是物体移动距离h的n倍即s=nh,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四、轮轴

①定义: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装置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叫轮,半径较小的叫轴。

②实质:连续转动的变形杠杆。

③特点:把动力F1作用在轮上,阻力F2作用在轴上,轮和轴的中心O是支点,动力臂l1=R,阻力臂l2=r,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F1R=F2r,因为R>r,所以F1<F2,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五、机械传动与斜面

①机械传动最简单的方式有: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机械传动可以实现机械之间的动力和能量的传递。

②斜面是由木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倾斜面叫做斜面。 ③沿光滑斜面向上匀速拉动重物所需施加的拉力为:F?

高度h一定时,长度L越长,F越小,越省力。 hG,因此斜面可以省力,且当L

4.2机械功

一、功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机械功

①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

①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②计算公式:W=Fs

③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米(N?m),称为焦耳,简称焦(J)。 1J=1N?m

二、力对物体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以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P?W,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 t

4.3机械能

一、能量

①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是表示物体

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②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量越多,因此,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焦耳(J)。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①定义: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势能。

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抬高的高度。

2、弹性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②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三、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②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四、机械能

1、①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影响因素: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形式。因此,机械能的影响因素也就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①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②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第五章 热与能

5.1温度 温标

一、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摄氏温标

1、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将0℃和100℃之间100等分,每一等份表示一摄氏度。

2、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人的正常体温是37℃。

三、华氏温标

1、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冰的熔点为32oF,沸水为212oF,中间有180等份,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华氏温度(F)和摄氏温标(t)的换算关系:F=t?32。

2、华氏温标的单位是“华氏度”,符号是“F”。

三、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2、构造:一根内径很细很均匀的玻璃管,管的前端是一个薄壁的玻璃泡,玻璃泡内盛有水银或者酒精等液体。

3、使用方法:首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o95

量范围;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应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侧壁和底部;读数时,视线应与管中液面齐平,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4、体温计:玻璃泡与细管的连接处有一个很细的弯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几下,使细管中的液体回流到玻璃泡内,测量的范围是“35℃—42℃”,最小分度值为0.1℃。

四、扩散现象

1、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体都是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非常小,用肉眼无法看到,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任何看起来很微小的物体,其分子的数目都是惊人的。

2、扩散现象

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对扩散现象的理解:①扩散现象只发生在不同的物体间,而不是同种物体间;②发生扩散现象的不同物体要彼此接触,没有接触,不会发生扩散现象;③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是不同的;④扩散不仅发生在同种状态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状态的物体之间。在气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相互发生扩散现象;⑤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本身,还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发生的就越快;⑥扩散现象不仅证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证明了分子存在着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五、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但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是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它里面的分子不致分散开。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有间隔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这是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作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5.2热量 比热容

一、热传递

1、定义: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的发生,并且将一直延续到温度相同为止。

3、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二、热量

1、定义: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扩散出能量的多少。热量的符号是Q,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升?cm(t-t0);

②物体温度降温时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降?cm(t0-t)。

其中,c为比热容,m为物质的质量,t0为物质原来的温度,t为物体后来的温度,如果用?t

表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或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可以写为:Q=cm?t,?t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

3、比热容

①物理意义: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读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②定义:物理学中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③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这是一个复合单位。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不同的物质一般比热容不同。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J/(kg?℃)。

4、比热容的测定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要发生热传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假设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热传递,那么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Q吸。因此,利用混合法可以测量出物质的比热容。 3

5.3内能

一、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①从微观上看,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的动能越大;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②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相同质量和状态的同一种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对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同一物体,如果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可能不同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做功、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热传递改变内能

①热传递的实质是

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③热传递的方向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来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④热传递的结果

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热平衡,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最后的温度相等,达到平衡。发生热传递的物体充分接触的末温一定相等。

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②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量度

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内能增加的越多;反之,物体对外做功越多,物体内能减少得越多,所以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可以用做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③能量的单位

功的单位是焦耳(J),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而实现相互转化,即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5.5热机

一、内燃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内燃机属于热机。

2、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3、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4、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③做功冲程;④排气冲程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符号是q,单位是J/kg,气体燃料的热值通常用J/m3。

2、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m表示完全燃烧的燃料质量,q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标签:

相关文章